- 2023-08-29
- 1434
台灣偏鄉風土系列2-回到 自然而然
「偏鄉」對人們來說,是地理位置難以到達、資源分配常被忽略的地方。但是,對作物來說,卻是擁有獨特風土條件的地方。因為「土地從不拒絕任何一顆種籽」,對作物來說,沒有所謂遙遠、沒有所謂貧瘠,它們總有辦法依著現有的條件,努力生長出獨有的姿態。
多年來,我們持續將眼睛醫療資源帶進偏鄉,為的是捍衛這些遙遠地方居民看得見的權利。然而,一次又一次的造訪,反而使我們看見了偏鄉的富饒,開啟了我們對生命的視野,也打破了我們對生活樣貌的各種想像。
「人」、「土地」、「作物」相互交織,以季節與氣候醞釀的風土故事,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地在遠處芬芳……
回到 自然而然
「咬一口鮮豔欲滴的紅龍果,清甜多汁的果肉充滿口中,頓時燠熱的暑氣全消……」大自然涵養萬物「身土不二」的意涵便在於此。人是環境的一份子,也受環境滋養著,四季如夏的熱帶風土,生長出清熱抑燥的果實,以調節身體與季節、土地之間的平衡。滿州鄉,位於屏東縣南端東側,屬熱帶季風氣候,一年可多次採收的『紅龍果』,與黑豆、牧草、稻米並列鄉內重要的經濟作物,滿州的風土條件,培育出一顆顆鮮甜飽滿的紅龍果,也交織出一段段土地與人的故事。
吳開中-阿中,是這個故事的主角,在都市打滾十幾年,卻在邁入中年之際決定搬回故鄉。但是這個『青農返鄉』的故事並不悲壯,不是放棄優渥收入轉而為故里打拼;這個故事也不浪漫,並非充滿都市人嚮往的愜意田園風光。從喧囂都市到偏鄉滿州都只是『選擇』,對生活的選擇沒有優劣高低,也沒有所謂放棄或犧牲,不受主流價值觀匡限,選擇無愧於心的踏實生活。從都市返回偏鄉,阿中活出了另一種生活樣貌……
從衝突動盪的『射麻里』 到永遠平安的『永靖』
阿中騎摩托車在前方領著我們,從相約的山芙蓉民宿門口,穿越不知名的鄉間小路,最後一段向上爬坡後才到達他的果園,阿中的家位於導航到不了的地方。
「你們看過《斯卡羅》嗎?這裡就是大股頭卓杞篤所管轄的射麻里……」阿中指著家門前的這片果園說著。這麼一聽,《斯卡羅》一劇的場景畫面便充滿腦海,爬梳歷史的脈絡,映入眼底的這片綠意頓時有了更深的意義。
永靖村,是滿州鄉最南邊的村落,古地名為「射麻里」。十八世紀時,「射麻里社」屬台東縣卑南族移民到瑯嶠地區的「斯卡羅族」,形成所謂「瑯嶠下十八社」,傳統上歸豬朥束社頭目管轄。《斯卡羅》一劇,乃改編自陳耀昌醫師所著臺灣歷史小說《傀儡花》,以1867 年間的羅妹號(Rover)事件為歷史背景,描述臺灣原住民族、閩南人、客家人和西方國家多個族群之間的衝突與交流。而當時的瑯嶠十八社大股頭、豬朥束社的領袖就是卓杞篤,他與美國領事-李仙得簽訂的『南峽之盟』,是臺灣原住民與國外簽訂的第一份國際條約,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。
二次大戰後,『射麻里』由村民決議更名為『永靖』。跨越多元族群紛爭的歷史,住在這裡的人們,有著對這片土地的期待,以『永靖』寓其「永遠平安」之意,祝福著這片土地。「所以我想把我的果園取名為『射麻里果園』。」對在地歷史熟稔的阿中,希望自己不要忘記腳下的這兩甲土地,流淌著歷史的血液。
從北漂青年 到 返鄉青農
「每天從早忙到晚,晚上回家睡個覺,隔天一大早又開始重複一樣的事情,常常有那種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的感覺……」北漂到台北就讀大學的阿中,畢業後曾於台北從事過攝影記者、廣告代理等工作,最後一份工作是在高雄從事餐飲業,近十年的餐廳工作雖然穩定,但內心總有不知為何而忙的空虛感。
每到休假日返回滿州的家,跟父親一起栽樹種果的時光,成為工作之餘的充電與療癒,同時也種下心底那顆『返鄉』的種子。
阿中的父親擁有園藝的背景,年輕時就在滿州購置土地、落地生根,然而兩甲的土地卻只作為『種身體健康的』閒暇興趣,種菜、種水果,有收成就自己食用或分送親朋好友,因此一直以順應自然的友善耕作方式對待這片土地。這也讓週末往返高雄、滿州之間阿中,更確定了這片土地未來的命運與自己的連結—『小農』與『有機』。
當然,夢想到實踐的過程,並非一路順遂。阿中從週末農人過渡到全職農人,從逐步整地與修繕、有機輔導與認證,歷經三年多,終於獲得有機認證的標章。欣喜之際,阿中也沒忘記這才只是個開始,隔行如隔山的重重困難、多如牛毛的農業知識、靠天吃飯的運氣……。但是,既然下定決心,阿中便秉持著一步一學習的心態,貫徹『善待土地』的初衷,在『有機』的路上堅持下去。
木工班 與 銀合歡
「這張椅子是我的第一個作品,很醜啦,這隻腳有點歪,角度錯了,應該這樣才對,接下來上進階班應該就可以做得更好……」阿中拉出一張以『銀合歡』製作的板凳坐下,一邊說著自己在返鄉後的農暇時間,終於有空做自己喜歡的事—木工,也是都市生活節奏無法實踐的興趣。
阿中參加了屏南社區大學所開設的「木工班」,除了學習從零到有打造自己的木工作品之外,深入了解之後我們才知道,原來這個木工班結合了「恆春鎮德和社區發展協會」,默默執行著另一項『善待土地』的事。
原產於中南美洲的『銀合歡』,早期被引進台灣作為造紙原料,後來因經濟環境改變,在沒有妥善管理之下,逐漸蔓延到廢耕農地擴散成林,而銀合歡的樹根會分泌有毒的含羞草素,抑制其他植物生長,危害原生物種的生存,被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」列為百大危害生態的入侵種,會破壞生態的多樣性與平衡,而全台灣又以屏東恆春半島受害最嚴重。
阿中的木工老師,德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-楊宗熏,同時也是地方知名藝術家,除了開課指導木工製作,更帶領著一群社區人士,一點一滴砍伐移除這個綠癌-銀合歡,力求維護生態平衡,並將銀合歡以「水熱碳化法」轉化成堅固又環保的木材,廢物再利用,製作成月琴、板凳、餐盤、擺飾……各式各樣的木製品,增加社區收入。
阿中在木工班,不只學習手藝,更在這個以楊老師為中心的木工社群裡,認識了一群來自各個領域的朋友,「木工是我在這邊收穫很大的事,無論是學到的東西,認識的人,」木工班為阿中單純的農人生活,注入人際交流的活水,更交織著各種交流與互助。
用自己的方式 實踐那些重要的事
這天早晨,阿中採收了一批紅龍果,分級理貨寄出之後,便是要去拜訪一位在木工班結識的朋友- 阿亨,「他跟我一樣都是做有機,都是北漂回來的。我要去看看他剛搭好的防蟲網室,參考一下,以後也想搭在我的百香果區。」說完便載著我們驅車前往牡丹石門。
「日光穀谷」是阿亨為自己園區取的名字,取其『Good Goods』的讀音。阿亨在這裡實驗著一種嶄新的經營模式,「我的地方不大,要種水果,也種不過那些很厲害的農夫,與其這樣,就想說不如做一些讓都市人可以更親近土地的事……」阿亨將兩分大的地規劃為數十個小區塊,以年約的方式分租出去,承租者在這裡種樹栽果,除了自行不定期回來探視成果之外,阿亨也以網路攝影機的方式紀錄著大家在土地上種下的樹苗。「像前幾天颱風我就開直播啊,讓穀民們感受這裡的情況,」阿亨稱每個承租者為「穀民」,偶爾也會開直播半開玩笑地跟穀民們說:「某某某,該回來除草囉,看看你的雜草長得比作物還長啦!」
從台北返鄉的阿亨,一方面就近看顧年邁的母親,一方面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,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一些可能,讓遠離土地的人(都市人)因為有這份連結,除了作為假日休閒療癒的場所,更藉此親近土地、認識土地,進一步了解日常裡的各種蔬果食材如何而來,以這樣的方式一點一滴將理想中的「食農教育」理念傳遞出去。一樣是返鄉青農,阿中與阿亨雖然在土地上有著不一樣的生產模式,但卻都一樣用自己的方式,一步步實踐那些對土地與人類來說重要的事。
靠天吃飯的生活哲學
每次當我們走近阿中的果園,總見一黃一黑兩隻米克斯衝出來吠叫,「黃色的是『米香』(台語),黑色的叫Tommy」,阿中走到哪,兩隻狗就跟到哪,「雖然會趕猴子啦,但兩隻沒事的時候就常打架,還互相咬到受傷咧!」阿中指著Tommy 脖子上一道新鮮的傷口,米香咬的。
阿中返鄉經營果園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領養小狗,至今一年多,正值青少年時期的狗狗,吵架互毆是家常便飯。米香與Tommy 農暇時雖打打鬧鬧,但園裡一有個風吹草動,兩隻狗總是第一時間衝往案發現場,「這裡的猴害實在太嚴重了,養狗不只是看門,也趕猴」。
不使用農藥與化肥的有機耕作,最大的困擾便是各種『蟲害』,無論以物理性或自然法驅除,總無法全面抵擋;而阿中的果園更不時有台灣獼猴前來摘果吃食,走在果園裡,隨處可見被猴子吃剩丟棄的果實與套袋。說到『猴害』,滿州鄉的農人可有一籮筐的『猴害奇蹟』:即使政府補助加裝電網也無法改善,「因為猴子會撐竿跳跳過去」、「因為猴子會疊羅漢」、「因為猴子會去關掉電網開關」……各種戲謔說法的流傳,在在說明了猴害的防不勝防。
「我爸爸常常跟我說,在土地上種東西,就是靠天吃飯,若收穫有十分總有三分要給天收回去的,」阿中分享著父親給他的『靠天吃飯』該有的生活哲學與態度思維,雖然很想說服自己看淡各種天災、蟲害與猴害所帶來的損失,但一看到果園裡滿地被糟蹋的紅龍果,阿中還是忍不住三字經咒罵早已逃之夭夭的潑猴。溫和的阿中,每每聊到『猴害』話題,總還是氣噗噗的。
在家鄉 豐足而堅強
「回來到現在一年多,我真心覺得,太晚回來了!」阿中即將邁入45歲,也就是所謂『青農』的最高年齡。筆者正思忖『青農』的明確定義時,便在滿州鄉農會門口的農業貸款宣傳海報上,看到了『青農優惠貸款18~45 歲』的文字敘述,過了45 歲,便不再是青農。
「不論是對我個人,或對我的家人,或是對這個土地跟環境,我覺得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……」阿中說著自己返鄉經營有機至今的感想,讓筆者想到美國哲學家亨利·梭羅說過的一段話:「一個人若想活得豐足而堅強,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鄉。」踩在家鄉土地上,對這塊土地做『對的事』,那份內心的殷實,是在都市上班的優渥收入無法帶來的。因此,即使經營規模仍然很小,即使產量還未能帶來穩定的獲利,阿中非但不後悔返鄉,更覺得自己應該早點回來!
「我就住在離海德堡車程大約30 分鐘的鄉村,一個就像這裡一樣的地方……」遠嫁德國的阿中姊姊,剛好回台進行學術研究也順道返鄉探親,對於弟弟能在家與兩老共同生活,內心也多了份安心與踏實。而阿中姐姐那個『就像這裡一樣的地方』,讓她即使生活在九千多公里之外,也彷彿住在『遠方的家鄉』。
採訪 趙舒怡 / 攝影 郭政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