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The News

  • 2019-10-24
  • 5121

藝人葉瑋庭投身公益化身陪讀姊姊

Vision 2020計畫,擁抱看見的權利

「眼睛,使人生充滿光明與色彩;失明,是僅次於死亡的人生悲劇。」「小琪住在屏東偏遠地區,才小六就已經是高度近視族,但父母無力帶她去醫院檢查,而錯失矯正時機。臺灣防盲基金會在偏鄉視力篩檢中發現小琪的狀況,透過醫師診治並與家長溝通正確觀念,小琪終於配戴了人生的第一副眼鏡。」

很多人並不知道,對偏遠地區的居民來說,專程去看眼科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,偏鄉有許多跟小琪一樣的孩子。秉持「你我都有看得見的權利」的信念,臺灣防盲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教授,多年來在眼科的臨床經驗,念茲在茲希望將臺灣眼科醫療資源,深入偏鄉的每個角落,並邀集志同道合的眼科醫師,前進偏鄉當志工進行視力篩檢,視防盲救盲為使命,致力成為光明的使者;尤其在近視已然成為臺灣競爭力的隱形殺手時,積極呼籲國人正視近視可能對視力造成的重大威脅,共同倡議翻轉近視的「盲」點。

正視「高度近視」造成的失明風險

近視是臺灣盛行率最高的疾病,不僅提高青光眼、白內障的風險,造成「視網膜剝離」更是常見。眼科名醫蔡瑞芳表示,臺灣人視網膜剝離比例世界第一,而且都和高度近視有關!近視幾度才算高度近視?他以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標準來看,以往標準為600度,因亞洲地區為近視人口數最多的區域,高度近視比例高,產生併發症的機會也相對提高,因此將標準下修到500度,提醒世人正視高度近視帶來的失明風險。

AR、VR當道,數位時代讓孩子視力提早惡化

在臺灣,還沒上國中即有2/3學童近視,高中近視則有85%,高雄長庚醫院眼科系主任吳佩昌認為,最主要是戶外活動不夠多。相較於歐美國家鼓勵孩子下課後打球、從事戶外運動,臺灣孩子大多待在室內看書、寫功課,或是打電腦、玩平板、滑手機等,過度使用眼睛,連偏鄉孩子視力也「失守」。數位時代讓孩子視力提早惡化,吳佩昌憂心正夯的AR(擴增實境)、VR(虛擬實境)遊戲,穿戴裝置可能對眼睛傷更大,建議政府和廠商應預先做好保護機制才是。

視力矯正 ≠ 治療,應先就醫再治療

大部分國人常把視力矯正當成治療,吳佩昌就遇過家長以為一副眼鏡就搞定,結果孩子度數節節高升。顛覆錯誤觀念,「先就醫,再矯正」才是正確SOP。蔡瑞芳更提醒「雷射手術」只是改變角膜的弧度來矯正視力,無法解決近視的病變。澳洲研究發現每天待在戶外120鐘,近視成長率明顯下降,想要減少視力惡化,蔡瑞芳建議學校、家長應該改變下課留在教室、安親班寫作業的觀念。

眼睛病變年輕化,動搖國家競爭力

近視增加已是全球共同的趨勢,但亞洲國家如臺灣、香港、南韓、新加坡,成長幅度更是驚人,並有年輕化的趨勢。視力危機降低臺灣的整體競爭力,不容小覷!需要好視力的國軍飛行員,時常招不到人;許多中壯輩菁英,因失明而被迫提早退場;越來越多青壯年因為眼疾分食有限的長照資源,未來堪憂。

兩大自我檢測指標:飛蚊+閃電

遠離近視風險,蔡瑞芳提醒一定要定期檢查,觀察自己「飛蚊」、「閃電」現象有無增加;此外,許多重力運動也會傷害眼睛,尤其是高度近視又常熬夜的年輕人更要注意。「把眼睛檢查當成健康檢查的一部分」,蔡瑞芳呼籲20-30歲時,至少要做一次檢查;30-40歲至少做2次;40-50歲,每2年做一次;50-60歲,每年都要做一次。但若視力有問題,每3個月就要做一次檢查。

翻轉醫療資源不均,光明天使走進臺灣偏鄉

臺東62歲的劉伯伯,因為參與臺灣防盲在部落舉辦的視力篩檢活動,第一次接受眼底檢查,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眼底異常,應盡速就醫安排視野檢查,一直以來身體硬朗,仍是家中經濟支柱的劉伯伯,不敢相信自己可能有失明的危機,決定到醫院接受更詳細的診斷和治療。

這個例子凸顯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,蔡瑞芳在防盲的藍圖上,他計畫在3年內「把臺灣該做的,把它做好」。除了打造「行動眼科巡迴醫療車」,定期巡迴偏鄉社區進行視力篩檢與後續追蹤外,蔡瑞芳也著手建構網路平台,進行眼外傷登錄。透過眼外傷資料庫及研究平台的設置,未來便能解讀大數據,降低類似眼疾發生。